蟹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一个位置,大闸蟹的名字不是一开始有的,这中间也有一个复杂的过程。这在三国时的《临海水土异物志》和晋代的《古今注》都有相关的记载。但是大闸蟹这个名字却是到了清末,经过上海人的口才传遍整个世界的。
众所周知,我国的宋朝吃蟹成风,那是一个极其讲究生活方式的时代,自然有人会专门研究饮食了。大闸蟹美名远扬自然是也人们研究的对象。当时一个名为吕亢的人就曾经画出了浙江常见的十二种蟹,并制成“科学挂图”,来研究其形态。还有一个叫做负簏道的人,他考察田野,收集了一百多种杭州螃蟹的标本,可谓是古今第一位河蟹类型的研究者。
蟹的美味是无人能够抵抗的,那么随之而来的便是蟹的忠实粉丝,也就是那些嗜蟹的美食家们。有人甚至还说:“一手持蟹螯,一手持酒杯,拍浮酒池中,便足了一生。”这可谓是嗜蟹如命啊。而这个人就是毕卓,中国第一个蟹的狂热爱好者。
这种豪放的不顾一切的生活态度,也成为很多关于持螯赏菊、举觞吟诗的诗歌中经常表达的主题。苏东坡也是一个爱蟹之人,陶渊明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情节,但是苏东坡却是一个可以以诗换蟹之人,他还写过很多关于蟹的诗歌。不曾想过,连半生漂泊的陆游也是嗜蟹之人。在许多的诗中都记载了他吃大闸蟹的情景。“有口但可读《离骚》,有手但可持蟹螯”。“团脐霜螯四鳃鲈,樽俎芳鲜十载无,塞月征尘身万里,梦魂也复到西湖。”这些都是陆游的诗作,足以见得蟹在中国的文化之中是多么的具有王者之气,连一向清高的穷酸文人也拜服在它的美味之下。
清代戏剧家、诗人、小说家李渔在《蟹谱》中写道:“以是知南方之蟹,合山珍海错而较之,当居第一,不独冠乎水族,甲于介虫而已也。”这个人可谓是为了蟹可以不过一切,包括自己的生命。据说,在穷困的晚年,他为了吃大闸蟹,竟然拿去家中的救命钱,跑到市场,买了一大缸蟹,一只吃到蟹下市的时候。阳澄湖大闸蟹金可水产重庆连锁店:http://wwwych023.com
大闸蟹可以说是中国饮食的上层美食,也是自古最为有魔力的美食之一,它可以引得天下的清高文人为其弯腰折背,放下所有的气节,也会让一向节省的人一掷千金。